
在莱芜区羊里街道羊里村的华会调解工作室,有一道身影忙碌其中,他就是区人大代表,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刘华会。他是村民心中的“贴心人”,也是积极履职的人大代表,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“领头雁”。多年来,他始终牢记使命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,书写着服务群众、推动发展的动人篇章。 作为区人大代表兼羊里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,他始终以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为初心,积极参加人大调研和视察活动,积极传递基层心声,把关于集体经济发展、基层治理、人民调解、孝老养老等热点问题形成建议并落到实处,推动民生问题解决。 盘活土地资源,当好政策“传声筒”。今年以来牵头盘活40余亩闲置土地,建设羊里村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试验基地,种植黄芪、丹参等中草药及扶芳藤苗,预计为村集体增加可支配收入10万余元。作为人大代表,他积极学习把握党的政策路线,通过田间地头政策宣讲,将土地流转、产业扶持等惠农政策送到群众手中,同时推动涉农资金向产业项目倾斜,最大限度惠及民生。 创新调解机制,架起民意“直通车”。作为人大代表,他尽职尽责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,为有效化解群众、邻里之间的矛盾,根据选民的建议,去年8月,建设了和合之家华会调解工作室,调解室融合了“六尺巷”治理智慧,创新“和合共治”模式,建立“调解—反馈—办理”的闭环机制,成功化解交通事故赔偿、工伤纠纷等案件100起,包括涉案20万元的工伤事故纠纷和持续40年的宅基地纠纷,现均已实现和解。调解过程中,既把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当地,又能收集到民情民意反馈给有关部门。 厚植为民情怀,守护民生“幸福线”。在羊里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意见箱,现已累计解决老年人出行不便、医疗保障等问题17件。在传统节日,坚持给幸福院老人发放慰问品,为他们提供免费就餐、理发、体检等服务,真正把“聚民意,惠民生”行动化为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福祉。 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解民忧。刘华会坚持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,积极传递基层心声。同时他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,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民意检验,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。 他将持续学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,提高履职的专业性和精准度;充分发挥桥梁作用,及时准确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;了解民生热点难点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,形成高质量意见建议,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再上新台阶。 作为人大代表,刘华会深知,履职不是开会举举手,而是要“脚底沾泥、心中有民”。他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作用,为羊里村争政策、引资源,给老百姓交上一份漂亮的履职答卷。
|